今年以來,銀川市搶抓工業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機遇,圍繞提升新質生產力,多措并舉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,帶動產業整體向高端、智能、綠色方向升級。截至8月底,全市工業領域累計淘汰設備691臺(套),設備更新1368臺(套),涉及金額9.55億元。
9月14日,在銀川頂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全自動化飲用水生產線有條不紊運行,實現吹瓶、灌裝、噴碼、監測封蓋、稱重全自動生產。今年,該公司申請銀川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(設備更新項目),更新了吹瓶一體機、配套傳輸帶,安裝了550毫升模具。更新改造后,每小時生產飲用水由3.24萬瓶提高到3.42萬瓶。該公司制造處處長周斌介紹,公司新增先進檢測設備,更新了性能下降設備、高耗能設備等,生產效率從90%提升至95%,產品不良率從0.05%下降至0.01%;使用新設備穩定性高、故障率低,年可節約維修成本約180萬元。
銀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銀川市全面落實政策紅利,助推企業提速“煥新”。指導企業用好各項政策,多輪次征集工業企業設備更新需求項目,組織推薦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擬獎補項目103個、國債項目26個及再貸款項目50個。其中,天地奔牛礦用鏈條數字化車間項目獲得超長期國債專項支持。威力傳動高端機械加工設備升級改造等11個項目,入選工信部首批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再貸款項目清單,貸款簽約金額18.2億元,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,提高盈利能力,激發設備更新內生動力。
同時,制定《銀川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補助資金實施細則》《銀川市工業企業設備更新項目補貼資金實施細則》,支持新澳羊絨、塞尚乳業等14家企業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、新設備,對現有設施、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,擬兌現獎補資金478.19萬元。新澳羊絨年產260噸精紡多組份特種動物纖維技術改造項目,引進國際先進的針梳機、精梳機、細紗機、自動絡筒機等設備,形成年產260噸精紡多組份特種動物纖維生產規模,有利于進一步延伸產業鏈,提升寧夏精品特種動物纖維產業的綜合競爭力;塞尚乳業的夸克奶酪前處理技術改造項目,年新增產能1.6萬噸,生產效率提高20%,單位產品平均用能降低40%。
此外,銀川市通過“政府引路、供需銜接、服務賦能”的方式,舉辦“鏈通供需、益企協作”供需對接活動,發布全市工業企業“3個供需清單”,成為推動上下游企業合作和設備更新的“指南針”和“資源池”。(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裴艷 見習記者 李霞霞)